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揭幕浦東文化藝術節,打造人民的藝術盛宴
來源:
|
作者:上海歌舞團
|
發布時間: 2020-08-05
|
1351 次瀏覽
|
分享到:
7月30日-8月2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歸上海的藝術舞臺 ,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六場?!队啦幌诺碾姴ā肥状蝸淼狡謻|,在嚴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為浦東新區的觀眾們帶來了精彩的藝術盛宴。
7月30日-8月2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歸上海的藝術舞臺 ,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六場?!队啦幌诺碾姴ā肥状蝸淼狡謻|,在嚴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為浦東新區的觀眾們帶來了精彩的藝術盛宴。
傳遞紅色電波
獻演浦東文化藝術節
7月30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作為第十屆浦東文化藝術節的開幕演出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精彩亮相。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勁松,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體旅游局局長黃瑋等領導蒞臨現場觀看演出。藝術節推出了“公益票送英雄”的活動,邀請抗疫醫護人員走進劇場觀演,以文化禮贊“最美逆行者”。
《永不消逝的電波》講述的是特殊年代里,革命戰士散發出的信仰的力量,以及視死如歸的精神。我聯想到我們在武漢參與抗疫戰斗的67天里,醫護人員也擁有這樣的信念和勇氣。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骨傷診療部脊柱關節外科護士長李冬梅
激活紅色基因
解密舞劇背后的故事

演出前夕,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領銜主演王佳俊、朱潔靜作為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代表做客東藝《LuTalk?青年中國說》,為觀眾解讀“電波”現象。
百余場的演出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主演們全身心地揣摩角色并帶入其中,與角色產生共情,更能深刻理解人物身上的信仰之力與使命之重。
擴散紅色效應
打造年輕人喜歡的革命故事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一節特殊而生動的黨課,用藝術來致敬那個不平凡年代里為理想與信仰不顧一切的平凡人,紀念那些為革命、為人民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人物。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中深入人心的群舞《漁光曲》選段,上海女人拿著蒲扇生煤爐,當乍現的一縷陽光穿透弄堂時,用蒲扇微微遮住臉頰,出門前對鏡子梳妝打扮等,真實地表現上海女人的形象,結合舞臺煙雨蒙蒙、充滿煙火氣的環境渲染舞劇,呈現出上海文化風情,讓這部以上海為背景的舞臺作品,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也更體現出革命者走在刀鋒上,堅持崇高理想的不易。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2018年底首演后迅速斬獲業內外口碑成功“出圈”,先后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和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9年登上春晚舞臺后更是家喻戶曉。浦東文化藝術節在籌備階段向觀眾發放了調查問卷,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憑借在觀眾中積累的良好口碑及超高熱度成功入選藝術節的精品節目。
永不消逝的電波
當急促的發報聲響起,心為之震顫——這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帶給觀眾的真切感受——電波聲遙遠而貼近,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從云端傳來,又仿佛是歷史長河中從未消失過的生命脈動,極靜處聽聲音回響。一句“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深深映入了觀眾的眼里和心中。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無疑是這座城市最令人矚目的標識之一,2021年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100周年,拓展這座光榮之城的紅色影響力、輻射力和凝聚力是每一個上海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演出圓滿收官后,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又即將赴廈門、南昌、青島、哈爾濱等地陸續開展巡演。紅色電波于無聲處響起,卻能傳遞到全國,將信仰與感動繼續向各地觀眾們娓娓道來,繼續擴散“電波效應”。